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狂妄宣称三个月内就能灭亡中国。然而,面对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抗击,日本的短期战争计划很快就破灭了。
到了1938年,虽然日本继续通过军事侵略践踏中国领土,残害中国人民,但它也在暗地里谋划,通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来操控中国政府,特别是蒋介石集团。与此同时,英法两国为了避免受到德国的威胁,于1938年9月与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慕尼黑协定》,默许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这一事件的发生,无疑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启发,令它产生了通过类似手段迫使中国投降的念头。日本决定效仿英法的做法,利用它在中国的殖民优势,以“保护”英美在中国的利益为诱饵,推动这两国出面干预,策划一个“中国版”的“慕尼黑协定”——通过牺牲中国来成全日本。
此时,英美列强正专心应对即将爆发的欧洲战争,对远东的局势关注较少。为了保住它们在中国和东南亚的殖民利益,避免同时对抗日本和德国的压力,英美两国在日本的推动下,开始策划所谓的“远东国际和平会议”,其目的是让中国投降,避免东方战事加剧。
展开剩余71%1938年11月,英国驻华大使卡尔访问了当时的战时陪都重庆,秘密会见了蒋介石及其他国民党高层。随后,他还前往香港,向日本方面的代表提出,日中双方应当主动接近,表示一旦时机成熟,英国将出面调停两国战争。同时,他还透露,英国首相张伯伦对“远东建设”充满兴趣。
美国很快也跟进,国务卿赫尔公开表示,美国愿意调解中日战争,并表示将与英国合作,采取相同的步骤来促进和谈。到了1939年2月,英美两国的媒体开始大肆报道有关召开“远东国际和平会议”的消息。
1939年4月,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再次访问重庆,并继续游说国民政府希望通过“中日议和”解决问题。蒋介石政府虽然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的真实意图,但还是积极响应,借助英美等国的“斡旋”期望结束与日本的战争。
然而,尽管英美两国在推动和谈的过程中不遗余力,日本显然认为它们的行动进展缓慢,因此决定采取更加直接的手段。1939年夏,日本通过在天津的汪伪政府汉奸程锡庚遭刺事件,封锁了英国在租界的权利,并迫使英国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在该协议中,英国完全承认日本在华的侵略行为,并承诺不干涉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
此时,美国也开始表示它对日本建立的“东亚新秩序”持认可态度,并希望这一秩序能够早日实现。英美的进一步行动促使国民党政府内一些人士开始讨论是否应该与日本“和谈”妥协。
然而,1939年9月,希特勒闪击波兰,欧洲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不得不将精力集中在应对德国的威胁上,导致它们在远东的影响力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英美提议的“远东国际和平会议”陷入停滞。
此时,日本转而寻求美国的支持,主动展开与美国的接触,提出与美国合作,促使中国投降。日方希望美国劝说蒋介石政府与汪精卫的伪政府合作,接受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尽管双方进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谈判,但由于美国不希望日本在中国独霸,且美国与日本的利益冲突未能调和,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试图通过英美两国“调解”迫使中国投降的阴谋彻底失败。
发布于:天津市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